top of page

我如何面對負向情緒

  • Writer: 蕭舒謙
    蕭舒謙
  • Sep 23, 2020
  • 4 min read

Updated: Sep 25, 2020



先說,我學了不少正向心理學,我沒有提倡絕對的正向思考,也不認為生活中只能有正向情緒。

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不少人跟我討論過情緒的話題,希望從我身上得到「如何不難過」的答案。我想不如就直接分享我自己認為很有用,也一直都在用的方式。如果你願意,之後在面對負向情緒時也可以試試看。


l 為什麼不喜歡負向情緒?

首先想跟大家談的是,為什麼我們這麼討厭負向的情緒或狀態?為什麼情緒太過強烈時,會不知道如何面對?為什麼不允許自己沉浸在負向情緒太久?為什麼要強迫自己壓抑即將失控的情緒?甚至有時候,會討厭處於負向狀態的自己。

這可能要從我們小時候說起,最天真無邪的時候,總是真實展露所有情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的人在我們展現真實的情緒時,可能會說「愛哭鬼,羞羞臉」、「不可以生氣」、「有什麼好難過的」、「正向一點,不要想那些負面的」、「勇敢一點,不要怕東怕西」…….。

這些話讓我們感到被指責、被評價、不被接納,便開始壓抑,阻止它們跑出來。長大後,負向情緒出現時,我們便成了當初批判自己的大人,不願接受擁有負向情緒的自己。

在這裡想跟大家說一件事,情緒雖然有正負向之分,但它不分好壞,它的發生很自然,不是你能控制,越壓抑只會越痛苦。所以發現自己有些情緒需要處理時,我會跟索隆一樣,勇敢走進那個可能讓自己遍體鱗傷的泡泡。只是我要拯救的不是別人,是自己。




l 什麼時候需要處理情緒

每天發生大大小小的事讓我經歷各種情緒,但我不會每一個情緒都認真看待,有的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我就會直接讓它過去。通常有2個狀況會讓我開始關注自己的狀態,找出需要處理的部分:

  1. 一直覺得悶悶的又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有時候事情發生的當下不一定會馬上察覺自己不開心,但可能會持續影響到我,例如:覺得悶悶的、本來應該開心的事突然開心不起來。如果這個狀態持續太久,我就會找個時間好好自我探索一下。

  2. 對某人或某事一直有強烈的情緒。如果突然有某個事件或某人讓我非常生氣、難過、失望……..,情緒強烈到影響生活時,我也會找個時間好好抒發一下。


l 面對負向情緒第一步:覺察情緒與背後的想法

我會找一個安靜無人的時刻,用心感受自己的情緒。有時候找出情緒不太容易,這時我會把腦中想到的情緒一一默唸出來,發現自己對某個情緒感受特別強烈時,大概就知道自己找對了。這邊要注意的是,我們的情感是複雜的,一個事件不一定只會帶來一種情緒,可能有一個以上的情緒同時出現。

接著我會找出情緒背後的想法,這比較困難一點,通常我們最直接感受到的是情緒,很少注意什麼樣的想法導致這樣的情緒出現。另外有些涉及對自我的懷疑、批判、不信任等等我們不敢面對卻未必是事實的想法,所以也需要一些勇氣去面對。找想法的方法之一是,我會不斷反問自己:「是不是我認為……?」(例如:我現在感到失望是不是因為我認為他沒當我是朋友?感到失望是不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很糟?感到生氣是不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對待?…….)發現對某個想法情緒最強烈時,大概就是找到了。這裡的想法是非常主觀、與情緒連在一起的,並非要大家客觀理性的思考。


l 宣洩

感受負向情緒可能讓你感到不舒服,試著接受這些情緒的存在,接納這樣的自己,讓情緒像浪潮,一波又一波,有時大,有時小,感受每一次的浪潮,直到風平浪靜。當然也有可能暫時沒辦法風平浪靜。

對我來說抒發情緒很有用的方法是寫下來,我會把發生什麼事、覺察到的想法跟情緒都寫出來,非常主觀的寫,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方面可以記錄自己發生的事,一方面也是練習接納自己的所有想法感受。

有時候我也會找人抱怨,或是發在IG上。這裡我會特別注意對象,如果要抱怨某人的話,我通常會找非常信任的人或是無關的第三者,因為我知道我的想法會非常主觀,那並不是那個人的全部,我盡量不影響其他人跟他的相處。

l 練習不批判

第一段有提到,我們之所以討厭自己身陷負向情緒可能是因為小時候展現的情緒沒有被接納,因此在經歷以上狀態時,可能也會很自動化的批判自己:怎麼難過這麼久?怎麼會有這些情緒產生?

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練習,發現開始批判自己時,提醒自己:情緒就是情緒,不分好壞,我只是讓情緒很自然的發生,並感受它的存在。


l 想想可以怎麼做

釐清情緒與想法幫助我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處理完情緒後,我會思考改變的可能性,可以做到的部分與無法改變的部分,當中可能經歷恐懼不安也坦然面對。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決策方式,這邊就不說太多了。


l 找心理師

如果真的有太龐大的情緒處理不了,或許可以嘗試心理諮商。不過要提醒你,有時候可能會遇到不太適合自己的心理師,這時就不要勉強繼續下去,但也不要對心理諮商失望,只要願意做出改變,你會找到一位可以幫助你的心理師。

我在大學及研究所時期非常幸運找到一位合得來的心理師,在諮商期間做了許多自我探索,更認識自己,也找到更好的與自己相處的方法。如果你還是學生,也非常推薦你找學校的心理師,因為如果等到出社會要自費找心理師將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最後我想說:不要討厭負向情緒,接納負向狀態的自己,勇敢面對,你會發現自己不再那麼痛苦,甚至生活會更精采,更有意義感。


這篇文章結合了【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這本書以及一些正念的概念,加上我自己的經驗。
延伸閱讀:【閱讀筆記】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
關於正念:卡巴金-正念的9種心態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2020 by psychology X life.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