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愛上你的工作吧!不要再當工作狂了!

  • Writer: 蕭舒謙
    蕭舒謙
  • Mar 5, 2019
  • 3 min read

Updated: Apr 11, 2020



「我最近好忙,一堆事做不完,而且有好多不是我想做的。每天被事情追著跑,常常工作到很晚,隔天再早起繼續做,害怕有事情沒做到或沒做好……」
「我最近好忙,好多事等著我去做,常常一不小心就投注太多時間在裡面。可是我很喜歡我的工作,也很享受做這些事情的時光,想用心把事情做好……」

上述兩種人都投注大量時間與心力在工作上,但你是否發覺他們有哪裡不一樣呢?第一種人是我們常聽到的「工作狂」(workaholism),他們過度努力且著迷於工作,強迫性的感到需要工作。發現自己因為其他原因而無法工作時,可能會感到不安或內疚。第二種則是「投入工作者」(work engagement),這樣的人積極且充分發揮才能的工作狀態,工作時充滿活力,喜歡自己的工作,且願意付出心力投入其中。

覺得生活很忙碌嗎?你是工作狂還是投入工作者呢?你知道這兩種工作型態對幸福感跟工作表現有什麼影響嗎?日本東京大學助理教授島津明仁(Akihito Shimazu)的一項研究顯示:比起工作狂,投入工作者有更高的幸福感與較傑出的工作表現。

為了瞭解這兩種人有什麼不同,島津明仁找了日本某公司各階層員工共1196位,對這批員工進行為期兩年(2009-2011)的追蹤調查。研究一開始,他讓員工填寫一份問卷,測量其工作狂及投入工作的程度,同時針對他們的心理困擾(焦慮、憂鬱、疲累)、工作滿意度及工作表現進行調查。兩年後,島津明仁再針對同一批員工進行一樣的問卷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工作狂特質較高的員工在2年兩年中增加了更多的心理困擾、生活滿意度降低,且沒有更好的工作表現;反之,投入工作者在兩年中則提升了生活滿意度及工作表現,並減少了心理困擾

很多人認為,工作狂投入大量心力在工作上,理所當然會有較好的工作表現。但從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當個工作狂除了對心理有負面的影響,也較難有更好的工作表現。

其實不只是工作者,很多學生也常在社團、課業、打工等多個活動中忙碌,而成為工作狂。我的建議是,如果那一開始是你喜歡的工作,請停下來思考一下,找出這個工作讓你不喜歡的部分,想辦法解決它。同時想想當初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重新找回對它的熱情;如果你本來就不喜歡自己在做的事,可以在每天工作結束時,回想這一整天達到什麼成就,以及這些成就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找到意義與成就,會讓你更喜歡這份工作喔!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壓力下,不知不覺變成了一位工作狂,請趕快調整這樣的工作型態,試著愛上自己的工作,並對它充滿熱忱,當個幸福又高效能的投入工作者吧!

最後推薦韋禮安的一首歌,《玩遊戲》,試著發揮一點想像力,換個方式,把沉悶無聊的工作變成遊戲吧!


 

文 / 高醫心理系研究生 蕭舒謙


參考資料
Shimazu, A., Schaufeli, W. B., Kamiyama, K., & Kawakami, N. (2015). Workaholism vs. work engagement: the two different predictors of future well-being and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2(1), 18-23. 

Recent Posts

See All
假來假去的華氏謙虛

謙虛是華人社會崇尚的美德,但有時它也不過是我們照著「社會腳本」演出的行為。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2020 by psychology X life.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