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電影心得】陽光普照

  • Writer: 蕭舒謙
    蕭舒謙
  • Mar 27, 2020
  • 5 min read

l 渴望陰影的阿豪

阿豪大概是家長們都想要的小孩、兄弟姐妹都討厭的小孩。因為他是資優生、貼心的乖小孩、關注的焦點,永遠陽光普照。

24小時的陽光對他來說太強烈,在陽光下,他必須符合大家的期待,他也真的很細膩,可以看出大家的需求。他看出小玉想見阿和就帶著她到彰化找阿和;他看出媽媽有心事會去關心,並答應帶小玉去產檢;知道爸爸希望兒子考上醫學系,就到補習班重考醫學系;或許跟女同學去動物園、牽手,也是因為發現她的期待。唯一「說錯話」大概就是跟補習班老師那段對話,但他也乖乖的走出教室,沒有繼續爭辯。從這裡大概可以看出阿豪是有想法的人,會思考一些事情,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又讓自己必須活在別人的期待裡,這大概就是阿豪痛苦的原因吧。

電影最後,媽媽和阿和在整理阿豪的東西時,翻出了很多空白筆記本,是爸爸送他的。阿豪應該也感受到那些筆記本是爸爸對他滿滿的期待,但他內心並不想活在這樣的期待裡,只是陽光照的他說不出口。把這些筆記本藏起來大概是一片小小的陰影,讓他可以做自己的時刻吧~只是這片陰影還是太小,遮不住強烈的陽光。跳樓前,阿豪將自己跟房間都整理得很乾淨,可見死前他還是陽光普照

阿豪自殺時,我不禁困惑,這麼貼心的孩子怎麼捨得讓父母難過?

當個好寶寶可以得到父母的關注,如果跟弟弟一樣就不被愛,所以阿豪認為要符合他人的期待才是值得被愛的,因此一直當個貼心的人。直到聽到司馬光的故事,他很有感覺,甚至跟別人分享了這個故事,或許他不知道那個感覺是什麼。後來去了動物園,他發現大家都有陰影,就只有他陽光普照,原來他也很渴望有陰影,但他沒辦法得到,唯一的方式就是真正閉上眼睛,這麼一來,他就可以永遠待在水缸裡不用出來。

為了成為一個值得被愛、被喜歡的人,努力符合大家的期待,卻找不到可以跟自己好好相處的陰影。或許真的很痛苦吧,於是選擇了永遠的陰影。


l 隔離情緒的阿和

阿和大概是人家俗稱的「壞孩子」,不好好讀書,在外面打架,最後進了少年輔育院,還讓一位女生懷孕。

在我看來,阿和是個老實、守承諾、負責任的人。不管是法官問話、找工作甚至最後面對黑道,他都是說自己所知道的真相,他似乎沒有想過要說謊,即使那樣可能可以幫助自己達到一些目的。在他答應不再打架之後,他也想辦法做到了。從輔育院出來後,阿和努力賺錢養家,過著腳踏實地的生活。

阿和大概也是個自卑沒自信又沒辦法好好表達自己的人,有點駝背聳肩的肢體感覺出他的沒自信,可能是有一個資優生哥哥,又不被爸爸所承認而導致。而他表達情緒的方式,常常是用「憤怒」取代所有情緒,雖然老實,但他似乎沒辦法真實的面對自己。哥哥死掉時,他沒反映任何一點悲傷的情緒,大概是不知道如何面對那強大的悲傷,但又覺得不舒服,所以用跑步與憤怒來發洩。得知女友懷孕,他表現出來的也是憤怒,其實在這背後,應該有著擔心、焦慮、驚訝、無助等等更多的情緒,他卻沒辦法面對及表達。或許是那些更真實的情緒太龐大,太難以承受,阿和只能選擇用憤怒來取代。很多時候,照理說要有一些情緒的時候,他也沒有任何反應,像是他說自己從輔育院出來的時候、面對黑道的時候、跟法官自白的時候、跟爸爸聊天的時候、跟老婆一起看著小孩聽父母吵架的時候,他都像一個旁觀者,好像那些事情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許他從來都不知道如何面對及處理情緒,最後只好開啟防衛機轉,把許多情緒隔離起來。

「一百五十萬」、「你怎麼沒想過要來找我?我一出來就問你在哪裡......」或許是對菜頭有一些虧欠、或許是害怕他破壞自己平靜的生活,面對菜頭不合理的要求,即使有機會報警,即使千百個不願意,還是硬著頭皮做了。或許他最後的奔跑是在哀悼菜頭,也是一種解脫。


l 堅強的媽媽

我認為媽媽是整個家裡最堅強的人,是她撐起了整個家。兒子犯罪、兒子的女友懷孕、兒子跳樓、照顧媳婦與孫子......。她都沒有逃避,不遺餘力照顧「家人」。即使對丈夫有期待,但她一句抱怨都沒有,也幾乎沒有要求對方做什麼,只是把所有奉獻給這個家。

她真的很偉大,犧牲很多,但或許就是因為她沒有好好照顧自己,因此也沒發現兒子的異狀。沒辦法覺察因為沒有陰影而沮喪的大兒子,也不懂小時後乖乖的小兒子怎麼長大後就變了。她做了她認為應該做的事,卻沒理解到對方真正的需要。其實從她跟家人的談話就能發現,媽媽的話題都圍繞在要「做什麼」,誰帶小玉去產檢、阿豪有沒有去補習班、阿和出來後要做什麼、要開美容院帶小孩......。她似乎沒有關注到每個人以及自己的內心狀態,是不是有些迷惘、有些擔心、無奈、不滿......。

當然這也不是媽媽的錯,只是覺得如果想好好照顧一個人或是一群人,先照顧好自己,以及理解對方真正的需求都很重要。


l 逃避的爸爸

爸爸大概把兒子當成了某一部分的自己,因此只承認阿豪這個兒子,因為這樣他就是跟阿豪一樣厲害、讓人喜歡的人。如果也承認阿和是自己的兒子,他就會是不好的人。殺菜頭的動機可能很複雜吧,因為已經承認阿和是自己的兒子,為了讓兒子不再受菜頭騷擾。可能也為了自己,那個與兒子榮辱與共的自己,不能讓兒子成為污點的自己。對菜頭的憤怒可能來自心疼兒子,或者他讓自己成為一個罪犯的爸爸,也或者是他覺得受到菜頭的羞辱。

殺菜頭是為了兒子,也是為了自己


l 摸不透的菜頭

感覺菜頭的狀態很矛盾,覺得阿和背叛他而感到生氣,卻又好像對他存有一思情誼。他認為是幫兄弟出一口氣,法庭上阿和卻推的一乾二淨,賠錢也是他們家遭殃。

他一再去煩阿和好像是為了報復,但最後在車上說的「真心話」,以及他選擇到車外抽煙,大概是因為某一部分的菜頭還是把阿和當兄弟吧。或許他一直要阿和做他不想做的事,除了報復心態,也是想安慰過去被背叛的自己,阿和還是會為了他做一些事,冒一些險。

 

陽光普照,太陽總是給人溫暖的形象,雖然有人覺得這部電影是溫暖的,但我看完覺得頗沉重。裡面許多角色都壓抑著好多感受,看的我都快喘不過氣了。可以的話,我真的很希望臺灣教育除了教導我們要成為堂堂正正認真努力的好學生,也應該告訴我們怎麼面對自己,感受以及處理情緒,尤其是在輔育院裡,大概有許多像阿和菜頭這樣只能用憤怒表達情緒的人,更應該引導他們好好探討憤怒背後更核心的感受是什麼,這樣一來或許就能減少很多悲劇。


Коментарі


Post: Blog2_Post

©2020 by psychology X life.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