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她和她的她
- 蕭舒謙
- Nov 9, 2022
- 3 min read

事業有成的林晨曦因為自己的性別受到同事Danny的妒忌,Danny無法忍受自己輸給女生,在職場上不斷抹黑她,甚至要侵犯她。
被侵犯的林晨曦喪失平時的冷靜與判斷力,出了一場車禍。醒來後發現世界完全改變。在這個世界裡,她慢慢想起被隱藏起來,痛苦不堪的回憶。也慢慢地跟傷害過她的家人、朋友還有自己和解......。
關於解離
解離是一種防衛機制,經歷巨大創傷後,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心理上的痛苦,而進入解離的狀態。就像劇中的林晨曦,被性侵後,又無法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傷痛太巨大無法承受,便進入了解離狀態。雖然最後她逃離了原本的家庭與社交圈,但當類似事件又出現(例如:被同事侵犯),或是生活上時出現一些與創傷事件相關的因子(例如:看到很兇的爸爸),可能就會不斷以進入解離的方式因應壓力。
「解離性身份障礙症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也就是俗稱的人格分裂,大概是大眾最熟悉的解離症之一,但解離症其實還有其他分類,其中一個是「失自我感/失現實感障礙症 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 Disorder」,其症狀包含失去自我感,自我抽離,感覺自己的身體不真實;失去現實感,失去對外在世界的真實感受、世界變形、扭曲、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這也是我認為劇中林晨曦的症狀,只是劇情好像誇大了點……。
自我療癒的過程
原本對聖華學姊、家人漠不關心的林晨曦,從解離世界回來後,開始會關懷周遭的人,我想或許是她在解離的世界哩,開啟了自己的療癒之旅。
一開始她的世界裡只有溫暖的家庭與好朋友,但她慢慢想起了一些記憶,她發現自己對朋友、學姊的憤怒,以及對謝老師的恨,後來她終於想起來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自己被性侵了,但父母不站在她這邊,學姐也選擇沉默,甚至最好的朋友還背叛她。所謂失憶,就是她自己把這些不好的回憶藏起來了。這些恢復記憶的過程,就想是她終於面對了潛意識裡一直隱藏的事情與情緒,她終於願意勇敢面對自己的憤怒與恐懼。
「那你沒有反抗嗎?你沒有跟謝老師說你不要嗎?你沒有把他推開嗎?」
爸爸對林晨曦說的這些話,可能讓她產生了愧疚感,認為是自己不好,是自己沒有保護好自己,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或許在她內心的某一部份,是無法原諒自己。而在解離世界裡,聖華學姊也說出了類似的話。
「我們那時候年紀都太小了,我們嚇壞了,所以我們反應不過來……」
她對聖華學姐說的這些話,其實也是說給自己聽的,或許也代表著跟過去的自己和解。
我以為他死了一切就結束了
解離世界裡,謝老師被殺死了,聖華學姐說:「我以為他死了一切就結束了……可是我最近一直會夢到他……夢到他壓在我身上……跟我說……再一下就好…….」
雖然復仇或者看著仇人受苦,可能可以消除我們的怒氣,但心裡的傷痛,終究是要靠自己才能治癒。不管是加害者消失,或者壓抑隱藏起來,那個傷口還是在那裡,時不時讓你痛一下。唯有勇敢面對,它才有機會癒合、結痂,與你共存,成為身上特別的印記。
李皓明
看到最後2集,真心覺得李皓明很偉大。怎麼可以被拒絕那麼多次,面對對方的冷漠,還死纏爛打。看劇的過程中我感受到李皓明不想失去林晨曦,一直不斷付出就是為了留住這段關係。但我其實沒有感受到他真的很愛琳晨曦,沒有感受到他真的有被林晨曦的特質所吸引(或許交往初期有),也不覺得他有認真想要理解她(不然他就不會在奇怪的時間點求婚)。透過與育幼院老師的對話,感覺他想成為一個救世主,找到一個可憐的人給予許多的關愛。得知林晨曦生病後,李皓明參加了支持性團體,試著去理解她。但這個理解,是否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成為救世主」的需求?

整體來說,是好看的劇,懸疑的成分,讓劇看起來不無聊。同時引發一些性別議題的思考,也幫助觀眾更加理解一些遭遇創傷經驗的人可能經歷的心理狀態,思考如何陪伴和幫助他們。
最後還是要呼籲,如果心理的傷害讓你承受不住,尋找心理師或相關的專業人員,或許能幫助你更有勇氣面對這一切。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