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電影心得】怪物來敲門

  • Writer: 蕭舒謙
    蕭舒謙
  • Apr 21, 2019
  • 5 min read

"是你召喚我來的"

雖然康納不這麼認為,但怪獸的確是出現在他面臨即將失去媽媽、被同學霸凌、要跟不喜歡的奶奶一起住等困境時。在他努力的壓抑自己的不滿、憤怒、難過、恐懼時,在他逃避那個自己不願面對的真相時,在他覺得自己是不被愛的壞小孩時,心中的怪獸因為他的痛苦而出現了。

一開始之所以抗拒也可以理解,我們常常不敢面對心中真正的聲音,但其實我們非常需要有人幫助自己度過這些痛苦,希望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所以他還是讓怪獸講了三個故事。


"沒有全然的好人或壞人,王子是個殺人犯同時也是受人愛戴的國王,王后是女巫但她沒有殺人"

第一個故事讓康納充滿了困惑,他不懂為什麼王子沒有遭到報應,而女巫又憑什麼被救,他最不解的是,為什麼人可以同時是好人跟壞人。我想怪獸是透過這個故事告訴他,我們往往立志做個好人,但不可能一生都不犯錯,或不得罪任何一個人,一定會不小心犯錯,也一定會有人看不慣自己的行事風格;相對來說,也沒有人是全然的壞人,就算他的身分讓他成為世人眼中的壞人,但或許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他有說不出的難處,他也會全心全意愛一個人

怪獸之所以說這個故事,或許是因為康納不斷地壓抑自己,他明明希望爸爸陪在身邊,卻說沒關係;明明不喜歡外婆定一堆規則,卻不敢反抗;明明被霸凌,卻不敢反擊。因為他想要當個好小孩,不想要被討厭,他覺得如果不這麼做,就會被處罰。


"接下來想破壞什麼?你自己動手吧"

康納跟爸爸表達對他以及對外婆的不滿後,爸爸並沒有因此滿足他的需要。這時怪獸講了第二個故事,在故事中,怪獸破壞了他討厭的牧師的家。期間,他問康納想破壞什麼,怪獸照著他的指示,把許多家具丟出窗外。最後,他讓康納自己動手,打壞了好多東西,當他醒來時,外婆要他不許碰的那些家具,都已支離破碎。外婆回家時,他非常害怕,但跟他預期不一樣的是,外婆並沒有懲罰他,隔天爸爸來時也沒有。他說他看到了他的難過,並跟著他一起收拾殘局。他不解自己為什麼沒有受到懲罰。


在我們發怒、破壞的背後,或許是隱藏著一位難過受傷的孩子。


"他不希望自己是個隱形人,卻常常被忽略"

那個霸凌他的男生說要把他當隱形人,這時怪獸又出現了,他說了第三個故事,有個人不希望自己是隱形人,卻老是被忽略。聽完故事,康納憤怒的跑向霸凌他的人,一邊揍他一邊大喊"我不是隱形人"。那個男生被打到送醫院,康納也被約談,老師說本來想讓他退學,但她並沒有這麼做,他還是不懂自己為什麼沒有受到懲罰。

在學校,大家都覺得他是怪人,沒有人是他的朋友;在家裡,沒有人重視他的需求與他的感受,只是自以為的為他做安排。或許,康納真正生氣的不是被霸凌,而是被忽略。


"我是來拯救你的,說出心中真正的想法"

"我是要你來拯救媽媽,不是拯救我,我根本不需要拯救。"康納大喊著,他無法接受怪獸不救媽媽。康納的確是需要被拯救,他的心破了一個大洞,他非常的痛苦,卻不願面對,怪獸就是來治癒他的心。

怪獸讓他進入這段時間一直做的噩夢,媽媽在懸崖邊抓著康納的手,要他救她,但他卻無力拉她上來,最後,媽媽掉下去了。或許康納心中一直很明白,他沒有辦法讓媽媽好起來,卻還是拼命的想抓住什麼,但這讓他非常非常的痛苦。


"我想讓這一切結束,為什麼我沒有因此受到懲罰"

他終於說出了真心話,在夢中,是他放開了媽媽的手。因為他想要這一切結束,他知道媽媽快死了,他什麼都知道,他不想要再痛苦。說出真心話時,他以為自己會被懲罰,會跟媽媽一樣掉入懸崖,但怪獸抓住了他。怪獸提起第一個故事,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因為人是複雜的動物。最後康納說他覺得很累,於是怪獸讓他安靜的休息。

有時候,自我揭露的確是個痛苦的過程,我們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去面對那個一直想逃避的恐懼,但是真的鼓起勇氣面對後,發現所有的恐懼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其實並不存在,這時應該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平靜。當然整個過程也會非常的耗損,所以在最後康納才會說覺得很累。

看到這段我終於知道怪獸為什麼要說第一個故事。


"他們擁抱,於是他可以安心的放手了"

在他們擁抱時,媽媽也看到了怪獸,代表著在面對死亡,媽媽心中也有許多的恐懼與不安,所以她才一直不敢對康納誠實,或許也沒有對自己誠實。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放手,除了捨不得,其實還有很大部分是因為有些話還沒說出口,有些事還沒做。在最後他終於跟媽媽說出了真心話,也說出了心中最大的渴望和恐懼,最後他們都真誠的面對彼此,擁抱,然後放手。因為沒有遺憾,所以可以真正的放手。


 

當我們遇到不想面對的問題時,可能會採取逃避或忽略的策略,選擇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實,就像康納,選擇相信媽媽治療後就會好轉。(就是所謂的防衛機轉)我想這部電影或許是想告訴我們,遇到不想面對的事情時,應該試著去面對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如果只是逃避或忽略,就像傷口還沒有消毒就貼上ok繃假裝沒看見,傷口並不會癒合,反而會更加惡化,帶來更多的痛苦。雖然消毒擦藥也是會痛,但鼓起勇氣面對這些痛苦之後,或許會比一直逃避輕鬆許多。而且從電影中也看到,其實很多時候痛苦都是自己給的,我們用不合理的信念把自己束縛了,面對之後才發現很多擔憂都是多餘的。

另外,這部電影裡,我很喜歡怪獸說的第一個故事所傳達的概念,沒有全然的好人或壞人。最近看到一句話:每個人都是一片風景,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如果我們只是把人分成好或壞,那麼我們就很有可能用自己或是別人的評價輕易的定義一個人,而且很難改變。當然,無法否認的,或許有些人就是天生跟自己不合,就是讓人看不順眼,但如果可以試著多多觀察,不帶評價的去跟對方相處,或許會意外的發現這片風景中美好的角落。

相對來說,如果相信世界上只有絕對的好或壞,我們往往會要求自己成為一個所謂的好人,這麼一來,當面對別人甚至是自己給自己的批判時,可能就會沒有辦法接受。發現自己可能有些不完美時,就會想要逃避這樣的想法,不想承認自己可能是不好的。同時為了不讓自己有任何缺陷,因此不斷壓抑自己符合社會價值,反而忽略心中真實的感受。就像電影中的主角,覺得放開媽媽的手是不對的,因而一直不敢說出來。但如果我們可以了解到,人就是不完美的,我們不可能討好每個人,也很難每件事都做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找到可以努力或改進的方向,或許會讓自己活的更輕鬆吧。又或者,就讓這個缺口一直留著,用不同的觀點欣賞它,可能也是另一種美。


 

文 / 蕭舒謙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2020 by psychology X life.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